6月30日上午,公共藝術學院邀請吉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所長,國家注冊規劃師,高級工程師王偉教授為學院師生作了“城市雙修——讓城市更美好”的專題講座。公共藝術學院景觀設計專業與風景園林專業全體師生參加了講座。講座由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汝晶主持。

王偉教授在講座中首先以“波特蘭的故事”“杭州的故事”引導出本次講座的主題,并以“雙修”由來,“雙修”是什么,“雙修怎么做”以及“雙修給城市帶來了什么”四個方面的內容圍繞主題進行了詳細論述。王偉教授指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指用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修復城市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用更新織補的理念,拆除違章建筑,修復城市設施、空間環境、景觀風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是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標志。
講座中,王偉教授以廣州、長春等城市的“雙修”工作為主要案例,詳細回答了“雙修理念”是如何提出來的?有何必要性?指出了城市化后,人們對于生活品質追求的提高,將進一步對城市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針對要進行城市雙修,需要先認清什么是雙修的問題,王偉教授以三亞的“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為主要案例,詳細描繪了“雙修”給城市帶來的巨大改變。王偉教授強調,朝著這樣的目標,為了更好的對過去城市建設進行修補,對城市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需要轉變城市化建設工作的觀念。其中主要包括:生態思維重于景觀思維,系統整體重于片段局部。

講座最后,公共藝術學院師生與王偉教授進行了積極的專業知識方面的互動,王偉教授回答了多位師生的提問。同學們體會說,王偉教授的講座使我們認識到,“城市雙修”不是短期的運動式工作,而是長期進行的城市工作,也是我們作貢獻的機會。城市是生活的家園,城市是人類文明結晶,城市是創新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我們要積極努力,通過自己的智慧讓城市更宜居,讓城市更美好。(公共藝術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