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十四五”時期學校發展戰略目標,構建完善了科研激勵機制、獎勵機制和評價機制等內容,強化內涵建設,提升科研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科研育人理念,提高教師科研能力,營造可持續的科研文化氛圍。學??蒲刑幋罱ü┙處焸儗W習交流的科研橋梁,組織科研工作做的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經驗分享,激發教師積極投入科研的熱情,充分認識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教師科研素養,展示科研成果,創新科研能力。本期分享人為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張雪。
張雪,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兼公共藝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工程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獲科研先進個人,2018、2019、2020連續三年獲得長春建筑學院“年度先進個人”。
主講課程
《景觀設計》 、《色彩構成》 、《立體構成》 、《公共藝術設計》等專業課程。
項目研究成果
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主持完成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19年9月-2020年12月主持完成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2022年5月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項;
2022年6月吉林省高教科研課題立項;
2022年10月吉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立項。
論文成果
在CSSCI、EI、國家級、省級等國內外刊物公開發表論文20篇。
專利成果
2021年9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園林景觀用智能殺蟲燈”
2021年9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立體綠化景觀設計裝置”
2020年8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環境設計用圖紙展放桌”
2020年8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環境設計用可拆卸式繪圖裝置”
獲獎情況
2022年11月論文《產教融合視域下高校藝術類課程建設研究》獲吉林省高教學會第17屆優秀高教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2021年7月課程《景觀雕塑設計》獲第四屆全國高校數字創意教學技能大賽“優秀獎”
2022年9月指導學生參加第八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高教主賽道“銀獎”
2020年9月指導學生參加第六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高教主賽道“銅獎”
2022年10月指導學生參加第十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1項、省級“三等獎”2項
2021年11月指導學生參加第三屆吉林省高校冰雪創意大賽獲國家級“三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3項、省級“三等獎”5項
2018年指導學生參加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普創意設計分別獲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6年11月論文《景觀設計教學中對學生空間感的培養》獲吉林省高教學會第十四屆優秀高教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2015年3月論文《低能耗生態建材在農村及小城鎮建筑中的應用》獲吉林省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
教材成果
2022年8月編寫教材《互聯網產品外衣——UI界面設計》,擔任主編
2018年12月編寫教材《室內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擔任副主編
2017年8月編寫教材《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擔任副主編
2015年5月編寫教材《園林設計》,擔任參編
科研需要積累
想要做好科研,規劃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積累成果,也要時刻關注時事熱點進行多渠道積累,專業書籍、學術會議及互聯網交流類論壇等都是獲取知識的渠道,在積累過程中理清自己的研究領域,不斷摸索前進。每位高校教師在科研道路上并非都是一帆風順的,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基礎任務是要完成好規定的教學任務,除此之外,想提升個人學術水平,應做好科學研究,反哺教學,提升育人水平,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為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做貢獻,承擔一份社會責任。
組建科研團隊
結合不同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組建了關于“吉林地域民俗文化保護研究”科研團隊,團隊不斷發揚勇于創新的精神,深化研究方向的內涵,拓展研究范圍,為促進吉林省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建設文化強省做出應有的貢獻。團隊成員主持的吉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吉林省朝鮮族村落民俗旅游開發策略研究“和“吉林省滿族剪紙文化傳承與開發策略研究”項目立項,申報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朝鮮族民族手工藝創新人才培養”,團隊將為“吉林省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領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積累成果,為設計學學科發展做貢獻。
舍得在科研上花時間
閱讀文獻、撰寫論文、申報項目都是我們做好科研的基礎,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在閱讀文獻時,不提倡讀一段放一段,不要選擇碎片時間來閱讀文獻、撰寫文章,適當選擇一段完整時間來完成一篇文章、閱讀一篇文獻。一般來講,我們大腦接觸知識也是需要一定的持續性、完整性,知識吸收的碎片化、間斷性往往使我們無法去清晰掌握和理解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和邏輯過程,而這些理論邏輯顯然是我們文獻閱讀整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需要積累掌握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