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學校科研提升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教師科學研究能力,有效發揮各學院(部)在學術交流活動中快速、直接、廣泛互通科學前沿知識的重要作用,學校科研處牽頭,各學院(部)組織承辦開展了學術交流系列活動。第五期由學校城建學院承辦。
10月26日,城建學院舉邀請吉林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宋鐵紅教授主講主題為“疫情期間飲用水安全控制措施解析”學術講座。教研室主任魏宏艷主持講座。
宋鐵紅教授在飲用水方面安全方面有著多年的研究資歷,對飲水安全使用有著豐厚的經驗。她首先強調了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陳代謝的必要媒介,因此,飲用水安全與否是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疫情期間,由于病毒的變異和傳播,飲用水的安全問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目前我國水污染的形勢不容樂觀,針對現階段已有90%以上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宋鐵紅教授在講座中指出,水質災害首先危害的就是人類自身,飲用水就首當其沖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最大問題。而水資源污染的類別多、危害大、管控上的難度也非常大。宋教授用嚴謹的專業思維對比分析,講解了當前新的技術手段如何對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微量有機污染物、有害無機物的控制以及消殺。通過言簡意賅的解讀,有效提高了師生們對水資源危害重要性的認知,大大激發了師生們營造健康美好生活環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宋教授在講座中還講解了出廠水的安全輸配,水在管道輸送過程中,微生物不會再度繁殖等專業問題。同時強調,不穩定的水中微生物再度繁殖,會導致生物安全性下降,飲水安全會產生重大隱患,二次供水則會引起二次污染,這是飲水安全的另一重大問題。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是強化對水的生物及化學穩定性的控制,深入研究影響生物穩定性的各種因素,從而對突發水源水質事件提供各種保障措施。
通過此次講座,師生們加深了對水資源節約和保護的認識,同時提高了保護水資源的責任感,希望日后在實習和工作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提升水安全的保障能力貢獻一份才智,在目前的學習生活中,也為節水愛水護水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
(城建學院、科研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