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學校“三高”發展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強教師科學研究能力,有效發揮各學院(部)在學術交流活動中快速、直接、廣泛互通科學前沿知識的重要作用,學校科研處牽頭,各學院(部)組織承辦開展了學術交流系列活動。第十期由電氣信息學院承辦。
4月19日下午,長春工程學院劉文洲教授受邀作了題為“雙碳目標下風力發電新技術”的學術交流講座。劉文洲從風力發電發展概述、發展歷程、基本原理、新技術四大方面與同學們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劉文洲長期致力于風力發電、潮流能發電和智能微網等領域的研究,是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丹麥奧爾堡大學訪問學者。作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電氣工程學科方向帶頭人,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教育部科技獎評審專家,IEEE PES會員,他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省級項目8項;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獎4項;發表論文36篇,EI檢索論文16篇;獲專利5項。他在講座中,還詳細為同學們介紹了全球風電裝機規模、中國風電裝機走勢、風電機組基本原理以及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等新技術。
講座中,劉文洲首先通過對國家七個部門聯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的詳細解讀,讓同學們了解了風力發電的發展前景。又從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一一相互比較,使同學們掌握了風力發電技術的發展歷程。最后,劉文洲還與參會師生共同研討了前沿學術知識,使大家對雙碳前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電氣信息學院副院長常大俊表示,此次講座內容豐富精彩,互動性極強,讓師生受益匪淺。未來,電氣信息學院將持續組織開展專業前沿的學術活動,拓展師生視野,豐富學術氛圍,提升師生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