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學校“三高”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教師科學研究能力,有效發揮各學院(部)在學術交流活動中快速、直接、廣泛互通科學前沿知識的重要作用,學校科研處牽頭,各學院(部)組織承辦開展了學術交流系列活動。第25期由公共藝術學院承辦。
近日,公共藝術學院為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字化建筑空間背景下創新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新變化,拓展相關專業知識,增加對數字化建筑空間的認知,舉辦了主題為“數字化建筑空間創新型人才培養探索”的學術交流講座。講座特邀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韓銳教授主講,公共藝術學院環境設計、公共藝術、藝術與科技專業等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韓銳教授的講座緊緊圍繞“創新研究和實踐教學平臺”,針對學校師生的專業特點詳細介紹了近年來他對數字化建筑空間的創新研究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探索。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為師生們解讀了該創新研究和實踐教學平臺;二是分享了創新研究平臺驅動培養研究生的探索與實踐,三是展望了教學平臺如何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創新創業素質的潛力。同時,韓銳教授還就建筑的“使用—設計—建造”三個階段的全生命周期,簡要介紹了自己科研團隊在大數據行為分析、算法輔助設計、數字化建造三個研究方向中的研究實踐與最新成果。
作為建筑學博士、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吉林省級領軍人才,韓銳教授曾被國家公派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訪學。回國后,他長期在數字化建筑設計與工業遺產保護及鄉村振興領域的科研和教學一線。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14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4篇、EI 10篇、核心3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吉林省科技進步獎1項、吉林省高等教育技術成果獎1項。
韓銳教授在講座中強調,要結合實際項目進行實踐探索與研究。為此,他針對學生們的特點開設了“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工作坊,鼓勵學生成立學術社團——“AIIA”建筑空間信息化創新協會,讓學生們去嘗試自我管理。同時針對學生們的實驗中心,每周聘請一位行業專家為同學們作學術報告。中心的項目則依托長春市城市歷史發展的文脈,以“工業遺產保護與開發再利用為驅動的城市更新設計”為主題,結合實際項目進行實踐探索與研究。并培養學生更多地開展學科競賽,如創新創業相關比賽、設計類競賽、就業及畢業設計等。
韓銳教授的傾囊相授啟發了師生的積極思考,大家熱情高漲,積極與韓銳教授互動。韓銳教授深入淺出地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了解數字化建筑。韓銳教授的講座使師生們對數字化建筑空間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提升了教師們對專業教育發展的深度思考。同時,也使師生們對現代科技與時代熱點等內容融入專業教育教學研究有了更新的認識,對推動公共藝術學院專業教育教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撰稿:公共藝術學院、科研處 編輯: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