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英雄是最高的致敬,賡續血脈是最好的傳承。2025年2月23日是楊靖宇將軍殉國85周年紀念日,為深切緬懷楊靖宇將軍的豐功偉績,傳承和弘揚東北抗聯精神,上午10時,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們組織學生觀看吉林省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緬懷靖宇將軍傳承抗聯精神”思政大課。
此次思政大課從東北抗聯十四年艱苦斗爭歷程入題,透過百日戰斗檔案,帶領學生回顧東北抗聯歷史,走進偉大的楊靖宇將軍。學生們被楊靖宇將軍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震撼著,通過課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在艱難困苦的14年中,楊靖宇將軍帶領東北抗聯將士浴血奮戰,以鋼鐵意志在絕境中生存、以必勝信念在絕地中反擊、以死戰精神在絕域中戰斗,他短暫卻又輝煌的一生是中華民族抵御外族侵略不朽的精神豐碑。
學生感悟
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東北抗聯精神所承載的厚重內涵。我們要將這種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轉化為實際行動。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我們手中,讓我們銘記東北抗聯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砥礪前行,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輝煌篇章。
——土木工程學院24級學生 王宇卓
楊靖宇將軍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孤身一人與敵人周旋數晝夜,靠著吃草根、啃樹皮堅持戰斗,直至壯烈犧牲,他展現出的堅定意志和不屈精神,成為了東北抗聯精神的一座不朽豐碑。東北抗聯精神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我們當代青年前行的動力源泉。
——公共藝術學院23級學生 王勃文
深入了解楊靖宇將軍的事跡后,我內心滿是震撼與敬佩,對其精神也有了深刻感悟。在東北抗日的艱苦歲月,他面臨日軍的圍追堵截,饑寒交迫,可心中“驅逐日寇,還我山河”的信念從未動搖。這份信念,不是空談,是他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奮戰的力量源泉。他的頑強不屈同樣令人動容,即便彈盡糧絕,身體被傷痛折磨,也絕不向敵人投降,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堅定信念,把困難當作成長階梯,定能跨越艱難,向著目標穩步邁進。
——城建學院23級學生 曹健雄
觀看了思政課后,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楊靖宇將軍殉國前的百日,孤身一人,在冰天雪地中與日寇周旋。從那些珍貴檔案里,我看到了東北抗聯戰士們的鋼鐵意志,他們在缺衣少食、裝備懸殊的絕境下,仍堅定地與侵略者戰斗。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詮釋著對祖國的忠誠,對民族的擔當。這份偉大的精神跨越時空,在今日依然熠熠生輝。它時刻提醒著我們,今日的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銘記歷史,傳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城建學院23級學生 魏艷秋
觀看東北抗聯精神思政大課,像是翻開一部血與淚交織的史書。我看到了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至暗時刻,東北抗聯將士們鋼鐵般的意志,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守護山河、捍衛民族尊嚴。身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將這種精神融入血液,在學習與生活中,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堅定必勝信念。
——城建學院23級學生 趙敏
楊靖宇的名字和事跡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熔鑄成新時代血脈永續、根基永固的強大紅色基因。今后,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挖掘好、利用好東北抗聯等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讓東北抗聯精神綻放出更加耀眼的時代光芒。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初審:葉萬軍
復審:袁藝
終審: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