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基層教學單位在立德樹人、人才培養和教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教師教學發展處牽頭,各教學單位組織承辦開展了系列教學午餐會活動。第38期活動由土木工程學院承辦。
近日,土木工程學院舉辦了一場以“新興技術與教育融合的探索——土木工程領域”為主題的教學午餐會。活動由學院教師張曉嬌主持,學院全體教師參加。
張曉嬌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3D打印等新興技術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應用現狀及其未來走向,并詳細分析了教育教學與這些技術的融合策略。她建議:在課程體系上,應整合新興技術內容,如在建筑結構設計課程中融入人工智能算法;教學方法上,應運用虛擬現實、多媒體等多樣化手段,開展項目式學習、加強實踐教學;校企合作上,應與企業開展合作項目,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與會教師圍繞新興技術與土木工程教育教學的融合展開了熱烈討論,重點就如何更新教學內容以應對技術革新,如何實現跨學科融合、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以及如何深化校企合作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副院長陳巖在總結講話中說,本次教學午餐會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融,更是推動土木工程教育教學持續發展和創新的起點。
參會教師們紛紛表示,將把所學所得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為培養更多適應未來行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期待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推動學院土木工程教育持續發展。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教師教學發展處
初審:李睿
復審:袁藝
終審:李英杰